当前位置: 硕博英才网 > 海外优青 >

皖西学院2025年诚聘优秀青年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信息来源:皖西学院作者:硕博英才网发布时间:2025-08-15 17:32

01项目简介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02申请条件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具有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里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03待遇保障

国家资助

国家提供100-3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支持,资助期限为3年。

职业发展

海外优青入选者学校直聘为正教授,符合条件的纳入事业编制。

科研经费

学校按照国家资助的科研启动经费进行1:2配套支持。

薪酬待遇

学校提供优厚待遇,最低年薪不低于100万元(税前),具体薪酬待遇一人一议。

安家补助

学校提供不低于140万(税前)的安家费,叠加享受国家、省、市人才补助政策。

用房保障

提供校内120m2以上周转房一套,提供300m2以上的科研实验和办公用房。

其他待遇

项目立项提供有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奖励配套政策;解决配偶校内就业及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问题;享受健康体检、工会福利等相关待遇。

特别说明

学校为意向申请人提供申请书创新点撰写、答辩PPT打磨等全流程精细辅导,有效帮助候选人提升申请成功率。

对于进入会评阶段但未入选人员,学校优先推荐申报安徽省各类人才项目,并按照"一人一议"原则提供优厚人才引进待遇。

04学校简介

皖西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悠久、红色底蕴深厚的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市。

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安徽省应用特色高校建设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

安徽省第一届文明校园

安徽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

校园占地面积1765亩

二级学院15个

本科专业65个

10大学科门类:文学、法学、理学、经济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

现有教职工近1300人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60余人

具有博士学位360余人

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年岐黄学者、皖江学者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40余人

拥有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团队等各类省级团队15个

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最美教师""高校最美辅导员"等荣誉称号40余人次

全日制在校生17300余人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日臻完善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省级一流专业3个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14个

省级"六卓越一拔尖"计划专业18个

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

省级一流课程99门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6门

教育部、省级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8项

建有"星火创咖"国家众创空间、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双创实践教学中心等高水平实践实验教育平台43个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3项,其中特等奖3项

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500余项

应用型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安徽省一流学科、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中药学

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培育学科: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

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24个: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皖西学院研究基地、数据智能与大别山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安徽省大别山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皖西综合试验站、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林下作物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等

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5项

省部级项目560余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安徽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3项

05申报方式

欢迎有意向申报者来电来信咨询,请将个人简历和代表性学术成果发送至学校人事处邮箱:rsc@wxc.edu.cn ,邮件主题"海外优青项目+姓名"。学校安排专人提供点对点咨询支持和申报服务。

人才政策咨询:赵老师0564-3306893

项目申报咨询:张老师0564-3307155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H3iOgniRnWamcWxTm80LaQ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更多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