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硕博英才网 > 海外优青 >

河南理工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新增批次)

信息来源:河南理工大学作者:硕博英才网发布时间:2025-08-19 16:34

一、项目简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资助模式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资助期限:3年

三、限项要求

1.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节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

3.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再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四、申请人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五、支持政策

01、学校层面

1.提供年薪80万元(人民币,下同);

2.安家费:150万元;

3.科研经费:500—1000万元;

4.根据需要可选择在郑州或焦作开展工作,提供科研实验室,配备1名工作助手;可安排2—4人的学术团队,团队成员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

5.直聘博士生导师,并直接分配招生计划指标;

6.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02、河南省层面

1.按照国家资助标准给予入选人才1:1配套奖励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

2.对于新出站留豫、来豫工作的博士后给予20万元的安家经费补助;

3.积极推荐河南省人才认定,享受奖励补贴、医疗保障、子女入学、出入境和居留便利等相关待遇。

六、关于我们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是我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至今已有116年的办学历史。学校现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工程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

学科齐全,体系完备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地矿、应急学科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75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十大学科门类。

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1.2‰,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建有5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

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师资雄厚,人才济济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272人,其中高级职称1291人,具有博士学位1584人。两院院士2人(含双聘),国外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建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47个。

科技创新,社会服务

新时代以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00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项,国家社科基金69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42.05亿元,2024年立项总额达7.12亿元;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7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4项;SCI收录论文7019篇,“三报一刊”、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收录论文1055篇;授权发明专利2752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有效专利持有量2680项,位列河南省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十强”高校第2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建成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73个。

七、申报须知

1.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者将个人简历发送至学校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邮箱,并抄送至科技处基金管理办公室邮箱,主题请标注为“优青(海外)申报意向”。学校将安排专人与申报人员接洽后续相关工作;

2.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后续需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协议。

八、联系方式

01应聘及意向性协议签订咨询

河南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彭红星、陈越超

电话:0391-3987081、0391-3987053

邮箱:zzbrck@hpu.edu.cn

02项目具体申报咨询

河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联系人:谭毅、张宏图

电话:0391-3987243、0391-3987244

邮箱:hpujjbgs@hpu.edu.cn

原文出处:

https://mp.weixin.qq.com/s/QMlds3K-AT97EsGyLK1s6Q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产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等事宜,请与我们联系。邮箱:shuobojob@126.com。

微信公众号

关注硕博英才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硕博社群

更多社群>